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英雄精神,3月24日至25日,学校在希望大道校区图书馆二楼大厅,联合新四军纪念馆、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共同开展了馆学联动思政课 ——“战地红花 巾帼英豪”新四军三师女兵事迹展活动。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潘晨霞到场讲解,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奚新国出席,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赵迎华,数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师生代表等,分四批次400余人参观了此次展览。
在事迹展中,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新四军三师女兵。其中,有被誉为“苏北抗战三女杰之一”的唐棣华,有展现出“忠贞不渝,铁骨柔情”的吴为真,有荣获“模范医务工作者”称号的丁志辉,有身为“新中国第一代女参赞”的王仪,还有被称作“新四军第一个最好的女干部”的杨纯等。一张张看似普通的海报,背后却承载着一个个英雄人物的不凡故事。在讲解过程中,潘晨霞以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将人物故事与历史背景深度融合,让那些原本停留在纸上的人物故事鲜活起来。现场师生不时驻足凝视,沉浸式感受那段烽火岁月。
本次展览特别设立“思政课堂”互动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瑞芹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搬进展览现场,在“战地红花 巾帼英豪”展区前,面对学生提出的“如何将苦难转化为力量”,张瑞芹副教授结合展出的陈洛涟寄给家人的照片,向学生们强调,这封充满革命辩证法的家书,正是新四军女兵精神觉醒的生动写照。信中以特有的方式揭示了历史逻辑。这封家书最珍贵的启示在于,新四军三师女兵的“成长密码”,恰恰源于将个人命运与民族解放紧密结合。
通过这次事迹展览,师生们仿若与英雄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深刻了解了新四军三师女兵的英勇事迹,深切感受到她们的伟大精神。回顾新四军三师女兵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师生们深刻领悟到,不能忘却昨天的苦难辉煌,要无愧今日的使命担当,更要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活动结束后,奚新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场馆学联动的思政课,既是对红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的生动诠释。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持续推进校地合作,打造更多“行走的思政课”品牌项目。


图片来源: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