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链接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校开展“提升宣传素养 讲好盐工故事”专题讲座

作者: 段嘉琪 罗茵   审核人: 赵迎华   文章来源: 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5-05-15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网络思政中心工作举措,切实提高师生网络素养,增强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5月14日,学校网络思政中心在机械馆报告厅举办“提升宣传素养 讲好盐工故事”专题讲座。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江汉超、盐城发布编辑部张伟伟应邀担任主讲,为近200名师生宣传骨干带来了一场传统新闻写作与新媒体运营深度融合的专业培训。

江汉超以《新闻报道与写作基础》为题,从传播链条理论出发,深入阐述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双向价值。他结合《人民日报》对盐城佳富村严国琪等典型案例报道,详细解读新闻五要素的运用技巧,深入剖析倒金字塔、金字塔结构以及橱窗式、提问式导语等专业写作范式。“好标题是新闻的‘第一引力场’。”他通过解析《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纲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等获奖新闻标题,揭秘“冲突性场景+具象化细节”的创作奥秘。针对高校新闻特点,他特别提醒宣传工作者要敬畏笔下的文字、强化内容把关意识、既要积极发声、也要审慎斟酌发声内容。尤为关键的是,新闻创作要在客观叙事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人文关怀,让新闻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张伟伟带来的《新媒体创意策划与生产实操》讲座,直击“旧思维做新传播”的行业难题。她逐一解构“以旧的姿势进入互联网”“拥抱互联网 = 拥抱年轻人”“网感表达大于内容质感”等三大认知误区,提出“导向、用户、服务、专业、产品”五大核心思维体系,指出新媒体运营者需完成从“传声筒”到“产品经理”的角色转变。“爆款内容需要算法逻辑与人文价值的双轮驱动。”张伟伟以城市文化传播为例,生动演示如何用年轻化表达解读严肃题材,构建“正能量、大流量、高质量”的传播目标。同时,她强调新媒体时代更要坚守专业主义,要用权威信源建立信任纽带,既要外行看得懂,更要内行挑不出错。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参与师生纷纷表示,两位老师对标题打磨、IP运营等内容生产全流程的细致解析,让自己掌握了“从0到1”的实用方法论。此次讲座是网络思政中心“盐之有理”系列措施活动之一,后续还将通过实战训练、专题辅导等多样化形式,持续提升师生的全媒体素养。

                                                                                    摄影:谷小川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希望大道中路1号行政楼7楼
邮编:224051         E-mail:news_ycit@163.com
----------------------------------------------------------------------------
版权所有 © 2019 xcb.ycit.edu.cn 盐城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学校新闻中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