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链接

思政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思政研究 -> 专家解读 -> 正文

杨生平: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

作者: 秦华   审核人: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2-11-14

杨生平: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秦华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2年11月09日

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报告。开幕会后,记者采访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杨生平教授,他认为,总书记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既鼓舞人心,又实事求是,既让人们感到全面小康社会真切可感,也让人们感到中华民族复兴之日清晰可见,对其中的困难也有充分客观的估计。

杨生平告诉记者,报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高度自觉与自信。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已经形成包括理论、道路与制度等较为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这既是以往改革开放实践成功经验总结,又是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定海神针。有了被实践证明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我们未来的道路就更宽广了,思路更开阔了,信心也更足了。

杨生平认为,报告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方面发展进行了全面精心勾画,并提出了具体有效措施。单就文化而言,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表现在它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还表现在它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更全面认识。

从报告中,能体会到文化建设的三重意义:

其一,它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中华文化,而璀璨中华文化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中华文明是至今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辩证摒弃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

其二,它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它是精神动力、吸引力,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

其三,它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既是人民信念、信仰之源,也是人民丰富生活之源。随着改革开放与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就此而言,发展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文化建设也是民生建设。跟报告其它内容一样,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民生意义也显得特别明显。它既表现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上,又表现在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上。报告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全面发展。只有多创造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富有活力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只有来源于百姓需求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只有让百姓亲切可感、可享用到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

相信,在十八大报告的引领下,我国将逐步走向一条科学、协调和可持续的文化发展之路,渐渐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以上学习材料请点击附件下载:2012111415283889974.doc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希望大道中路1号行政楼7楼
邮编:224051         E-mail:news_ycit@163.com
----------------------------------------------------------------------------
版权所有 © 2019 xcb.ycit.edu.cn 盐城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学校新闻中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