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链接

思政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思政研究 -> 理论热点 -> 正文

党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分析

作者: 光明网   审核人: 奚新国   文章来源: 光明网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3-02-09

党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分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站在新的起点上,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把立德树人和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笔者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探索了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首先要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党史素养

思政教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力量,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执行者,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要增强自身责任感、使命感,是崇高的信仰和终生奋斗的事业。

一是以学促学,召开专题学习会,在教师队伍中掀起学习教育的热潮。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和专题培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根基、素质和能力,推进高校工作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以讲促学,成立骨干教师宣讲团,为各党支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党史理论宣讲,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党员发展培训班学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三是以研促学,进一步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以学科优势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理论性系统性,开展各类研究课题,指导专业课程思政研究。

其次坚持“三个融合”,守好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主阵地

一是结合高校思政课程不同特点,选择不同切入点,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堂有机融合。高校的每一门思政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重视课程不同特点,选择不同切入点,使二者有机结合。

二是坚持融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专业和学习的不同阶段,做好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开展研究性和理论性学习,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精心选择教学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讲授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真正达到让学生爱听、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终身受益的教学效果。

三是坚持线下教学融合线上教学,打造优势互补的多元化教学课堂。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有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大大改善,探索出一种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系统全面、重点突出的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极为重要。线下课堂讲授重难点知识,线上利用QQ群、课堂派、腾讯课堂等,借助网络平台讲述党史经典故事、宣传革命英烈事迹、推广经典红色电影等,或者让学生线上参与在线互动活动,如弹幕提问和解答、平台讨论、作业互相点评等,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再次搭建三个实践平台,用好“活”教材

一是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搭建地方特色红色教育基地平台。要坚持以思政课程为依托,推动与红色教育基地协同合作发展,搭建地方特色红色教育基地平台。积极组织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感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

二是以学生为主,搭建课堂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平台。在课堂教学设置课前三分钟,选取经典演讲和语录带领同学一起诵读;组织学生讲述英雄故事、红色故事,用故事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等,从而从汲取蕴藏的红色精神养分,在历史的洗礼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和树立远大抱负。

三是鼓励大学生弘扬红色文化,搭建宣讲展示平台。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在实践中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鼓励学生运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录制视频在同学中宣传,不断增强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思想认识,不断增强行动自觉、弘扬光荣传统,将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手拉手大学生宣讲员,指导学生开展理论宣讲,使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强化对自身所学知识的内化吸收,在融入社会与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党史修养。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充分挖掘百年党史中的育人元素,用思想理论和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精神品格以及历史使命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总结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党的优秀精神,引导大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莫丽梅,桂林信息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希望大道中路1号行政楼7楼
邮编:224051         E-mail:news_ycit@163.com
----------------------------------------------------------------------------
版权所有 © 2019 xcb.ycit.edu.cn 盐城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学校新闻中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