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使命
2023-01-17 10:13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政治合格、思想过硬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化环境下增强国家凝聚力和人民创造力的主要方式。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取向,肩负起为中国式现代化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优势。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表明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伟大时代见证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破解西方现代化模式困局的新道路,其有序推进同样离不开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引导。我们要高度重视精神力量,把中国精神作为强大精神力量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领域、各环节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目地对社会成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使其充分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价值立场,促使社会成员在保障社会生产、维系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环境上都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优势,也是其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方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包括物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但更强调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从改造客观世界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也改造主观世界以促进人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二者都是人的现代化必备的实现要素。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如果无法对人的现代化起积极作用,这样的现代化就违背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初衷,也无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要手段,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协同推进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一些现代化问题的症结,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高度,通过理论阐释、政策宣传、社会动员、疑虑澄清等方式,使社会成员对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好、为什么能、为什么行”的运行逻辑有深刻认知,从而规范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心理和行为。
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保证。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性质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它规定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纵观中外现代化发展史,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确保现代化建设不偏航、团结奋斗有力量的重要法宝。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成为新时代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在思想观念上重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中国式现代化人才的重要环节,肩负着引领社会成员形成社会主义方向意识的责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在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上发挥着重要的方向指引作用,它以教育实践的形式将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作用于社会成员身上,筑牢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根基,进而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事关人的个人成长,更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底蕴的传承。
提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认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认知是历史创造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提高人们对重大事件的历史认知能力。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中国现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探索后,才最终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们客观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其中包含的大量史实能够使受教育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从而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只有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认识越全面,才越能增强继续前行的动力,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序推进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
协调个性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体现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化,人的个性只有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才能实现人的社会化,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实践活动,它能够在充分把握每个人具体个性特点和个性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制定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促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双向论域关系,体现出人是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价值特征,这对于新时代调动人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坚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意志。意志是指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而不断努力的精神状态。坚定的意志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它有助于主体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而最终达成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培养有坚定意志的建设者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信念塑造、价值引领的主导地位,是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全体社会成员产生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的根本方向。这对于新时代一切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因素和创造因素,将社会成员坚定的意志源源不断转化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动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强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自觉。马克思主义指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强调知行合一,它既包括对人的思想进行改造,也包括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实践场所。社会成员能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自身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现代化建设中,成为评价国家宣传的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观点、政策是否入脑入心入行的重要标准,这是将思想引力转化为行动伟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并对其产生强烈的认同,从而使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主动作为,不断强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的行动自觉。
更新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载体,是践行育人使命的前提。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及时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场景,必须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要紧跟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和受教育者思想变化,在理论教学上要增加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理论、政策和原则等内容,培育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促使受教育者在比较鉴别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实践教学上要坚持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双管齐下,体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理念。通过设计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相关、分工明确、评价客观的实践方案,以参观基地、问卷调研、专题汇报、劳动参与等形式,提高受教育者分析、解决现代化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认同中国式现代化。
创新教育方式。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合格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转变教育者思维,针对中国式现代化不同的专题设置恰当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计划,在深化例如双向互动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课堂研讨法等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创造出灵活多样的方式;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因材施教,用人们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拉近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实现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有效衔接,增强理论阐释的亲切感和艺术性;要顺应现代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主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强化网络思想政治的阵地意识,做到线上线下相互联动,增强实效性。
完善教育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要长期取得实际效果,必须建立在稳定的教育机制基础上。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坚持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将管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制度化方式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二是完善教学机制,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全方位、全过程有效衔接受教育者不同学段、不同环境的理论体系,强化理论说服与沟通的效果。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的基本需求,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并将对其的认同转化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完善评价机制,针对不同阶段使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制定客观有效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标准,明晰评价流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优化教育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能在多大程度影响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与其所处的教育生态密切相关。一是协调社会各方教育力量,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二是开展教育环境质量监测,从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取向、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条件、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来考察教育生态的状况,适时反馈监测情况并加强监督整改。三是对有碍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传播的行为予以制止。(作者:西华师范大学,汤定豪硕士生;李敏 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来源:光明网